奥林匹克公园的第一项工程—辛店路于2003年6月7日开工;同年12月24日,鸟巢和水立方开工建设;地铁奥运支线2005年5月开工;森林公园同年6月30日开工。在2008年,这些工程纷纷竣工。

1998年11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批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,次年3月31日北京市政府同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“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规划工作协调小组”,对奥运场馆和奥运中心区的布局进行研究。

中心区的选址总共经过四个阶段的选址工作,第一阶段共有15个方案,到第三阶段提出奥体中心、定福庄、垡头和亦庄4个方向,到第四阶段选择了奥体中心和东南部亦庄两个方向,细化为5个方案。

最终,为了在申办过程中给评委以最佳印象,市政府决定放弃与京津冀一体化方向相适应的东南方向,选择因亚运会而建设得比较成熟的城市北部建设奥林匹克中心区,把奥体中心向北拓展,利用中轴线北延线上原来规划的行政中心预留地改为奥林匹克公园。

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前身 扩展

上世纪八十年代,奥林匹克公园那里都是农村和农田,1990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亚运会,当时有大学生在亚运场馆中打出(亚运成功,众盼奥运)的横幅,由此申办奥运会进入到政府和公众的视野,北京市政府在现在奥林匹克公园、鸟巢和水立方等地预留了建设用地,大搞绿化,这才有了奥利匹克公园。

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前身 扩展

奥林匹克公园所在地曾是朝阳区洼里乡和大屯乡部分辖域,地处永定河故道清河中下游,元代为大片沼泽地,清代则呈现“荷田绵延、柳苇蔚然”的景象。

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,在洼里乡及大屯乡部分区域兴建奥林匹克公园。至2008年7月,公园基本落成。

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前身